新浪潮之母与中国

标签: 人物

2022-01-23 09:09:26 来源:

1957年,阿涅斯·瓦尔达曾经以摄影师的身份到中国旅行,拍下了大量珍贵的影像。回忆起那段初次与中国接触的经历,瓦尔达略显兴奋:“那时,我第一次来中国,几乎看不到外国人,我背着沉重的照相器材,跟随翻译沿着长江走了很多地方,当我深入到中国内部,深深地被多彩的民族文化感动了。”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也让瓦尔达记忆犹新,“走在北京的街上,我看到所有人都穿着蓝色的衣服,这是我从未见过的,我想可能是政治之下的一种时髦吧。”瓦尔达用镜头记录下了还没有被高楼大厦包围的故宫,见证了正在建设当中的武汉长江大桥。

55年后,2012年3月,瓦尔达带着这些记录中国变革的照片来到中央美术学院。当她重新踏上这片土地,早已认不出当年走过的地方。“中国经济和文化正在发生惊人的变化,很多事物也许我再也看不到了,但是我并不感到遗憾,因为我在这里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力量。”

由瓦尔达引发的电影新浪潮在法国风起云涌的时候,英国、意大利、美国、日本、瑞典等国家也出现了类似电影革命的运动,甚至在有些国家,新电影运动的发生早于法国。同时,经济形态的转变,使得前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也出现过电影新浪潮运动,被称为“社会主义新浪潮”。然而,这些“新浪潮”中并没有中国导演的身影。

中国电影的复兴运动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,以北京电影学院为代表。让-米歇尔·付东在谈到中国电影新浪潮时说:“在我看来,中国第五代导演既不像法国“新浪潮”初期的导演的风格,也不像其他国家(20世纪)60年代的新浪潮运动,而是有明显独特个性。我记得1986年的时候我来到北京,在北京电影学院遇到一些电影人,他们给我讲述法国新浪潮电影导演,跟我说创作的灵感源自于特吕弗、戈达尔等这些导演时,我才明白,法国‘新浪潮’导演旺盛的生命力曾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电影。例如杨德昌、侯孝贤、贾樟柯,他们就是充分汲取新浪潮养料的非常有风格的导演。”